4月8日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
重庆将打造
tod “15分钟步行生活圈”
和“30分钟换乘通勤圈”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缩写),意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以轨道交通场站为中心,以600~800米(约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进行集约化开发,打造集居住、工作、出行、商业、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混合功能区,最终形成一个集约紧凑、和谐有机、组团式网络化发展的城市。 通过tod模式的综合开发优化了城市空间、塑造了城市形态、提升了城市能级、提供了城市精明增长的经典范本。
作为国内首个高速铁路tod“站城一体化”项目,金沙天街去年底投用,该项目位于三峡广场步行街核心区域,与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连为整体,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换乘枢纽、购物中心、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为一体。图为金沙天街高铁tod项目剖面示意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形成“1368”
综合开发圈层结构
为促进重庆站城一体融合发展,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有机协调。日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了《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规划》从定级、定界、定性、定量等方面来构建中心城区站点分级分类体系。
重庆轨道交通站点
●定级方面,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城市级、组团级、街道级、社区级四个等级,形成轨道交通站点tod综合开发分级体系。
●定界方面,按10分钟舒适步行可达距离,考虑重庆山地地形特色,以站点600米半径为基础构建集约紧凑、功能复合的综合开发区,围绕站点形成“1368”的综合开发圈层结构。
其中,站点100米半径范围为综合开发极核区,站点300米半径范围为综合开发核心区,地势平坦地区综合开发区可拓展至站点800米半径范围。
●定性方面,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商服型、枢纽型、公服型、产业型、居住型五种类型,形成轨道交通站点tod综合开发分类体系。
●定量方面,按照“一案一策”,通过策划、城市设计和规划优化,科学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功能和开发容量。
今年将完成6个tod项目土地出让
为推动《专项规划》实施,今年初,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轨道交通1号线(璧山站至马家岩站)tod综合开发总体策划及示范站点tod综合开发策划和城市设计方案。
征集包含两个设计范围:
●地铁1号线(璧山站至马家岩站)总体策划
●地铁1号线微电园站、赖家桥站、马家岩站、磁器口站4个示范站点综合开发策划和城市设计
四公里tod效果图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供图
“土地资源是开展tod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条件。集团计划年内对专项规划确定的各tod站点的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权属、成本调查。”重庆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完成四公里停车场、海峡路、天堂堡、中央公园西、微电园、大学城6个tod项目土地出让。
此外,还将对石马河、九曲河东、寨山坪、现代大道、商贸城5个四期新建轨道交通tod项目进一步深化设计。同时,对金鳌山车辆段、狮子山停车场开展盖板预留论证,实现盖板上下一体化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层次,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发展。
“我们将认真落实租赁住房的工作要求,在轨道交通tod项目中布局租赁住房项目,明确建设规模、户型比例等,切实解决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保障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依托tod项目,将打造高品质的轨道养老公寓、轨道人才公寓、轨道幼儿园、轨道商业服务、轨道文化生活服务等产品,形成重庆独特的轨道交通品牌内涵。
来源:重庆发布
编辑:樊 润
校对:张李波
审核:胡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