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九游会国际

您的位置:

重庆轨道集团: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时间:2022-05-24

“确实是为群众办了实事,为轨道集团点赞!”为方便市民出行,2021年7月起,轨道集团开启轨道交通常态化延时运营,目前除轨道交通4号线和国博线22:30收班,其余线路均为23:00收班,运营时长进入全国前三。轨道集团的这一举措收获诸多市民、网友好评。

这是轨道集团践行为民初心的生动实践,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之一。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轨道集团敢啃“硬骨头”、勇蹚“深水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

(李凭钱 摄)

做好顶层设计 改出新局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重要任务,更是发展所需。轨道集团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一关键契机,提高政治站位,制定了包括5个方面、25项任务、33条举措的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面对“开题”,做好“答题”,在保障能力、服务水平、运行效率、商业模式、发展活力上齐发力。

其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轨道集团把牢改革方向、提高治理效能的核心举措之一。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订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细化“三重一大”事项权责划分范围;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建成集团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按8大条、38小条分类分项做好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工作……轨道集团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为改革落地见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民生工程 改出真效果

如何确保高质量“响铃交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重庆轨道人给出的答案。

“以前到成都要切换不同的app乘车,现在直接打开渝畅行就行了,非常方便。”市民刘先生在体验了成渝轨道交通二维码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后说到。

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地铁实现扫码支付互联互通,只是轨道集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一项细微工作。围绕“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引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课题,轨道集团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建设板块上线智能安全管理系统,4号线西延伸段所有标段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现了人员实名制数据、噪音监测及扬尘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实施国博线国博中心站、悦来站与环线凤鸣山站、重庆西站智慧车站试点建设,实现智能客服机器人、智慧安防、智能开关站、客流智能分析预测、智能能源管理等智慧化场景应用;推进区域公交互通、nfc乘车、列车到站查询、电子发票等功能建设,为打造轨道生活生态圈打下基础……

轨道集团将为民初心贯穿改革始终,坚持“建设又快又好、运营极致体验、经营因地制宜”,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质效并举。

(钟品天 摄)

持续踔厉奋发 改出高品质

三年前,轨道集团绘就改革蓝图:充分发挥集团在城市交通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经营服务领域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力争达到400公里,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23%以上,日客运量达到382万乘次;向乘客提供便捷畅通、一体互联、无缝衔接、一卡通行的服务体验,运营服务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基本完成运营业务数字化转型,公共交通出行更智能、更便捷、更舒适;优化组织体系,明晰管控界面,缩短管理链条,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城市轨道建设、运营、经营效率稳步提升;践行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研究运营、在建以及即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线路的98个场站的tod综合开发;推进内部竞争机制,推行经营层契约化、任期制管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

时至今日,轨道集团的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企业风险有效管控、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在治企体系和治企能力日益现代化的基础上,轨道线网拓展、服务品质提升、经营触角延伸,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绩。

冲锋号响,收官战近。进入改革后半程,轨道集团将对标“轨道上的都市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和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850 ”“1000 ”目标,努力实现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50%,统筹推进在建8个项目、77.7公里建设全面提速;持续优化运营组织,提升市民出行体验;积极谋划tod综合开发,推进“轨道 文旅”融合发展,以高质量改革成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文字:陈斯

图片:李凭钱 钟品天

责编:苏阳

编辑:易姿颖

终审:胡潆兮

网站地图